【教学研究】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日期: 2022-04-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高校教师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人才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要做好教学工作,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教师职业的要求,就必须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关于高校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研究认为当前高校教学研究存在“教学研究缺乏积极性、教学研究能力不高”和“选题偏离、方法失当”等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会成为做好教学研究的动力、策略和效果;教学研究应成为大学教师的一种专业自觉、专业生存智慧和专业生活方式,应从学术的角度定位大学教学及其研究,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强化教学行动研究。这些认识对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高校非教育类专业教师经过多年严格的专业科研训练,对开展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可谓驾轻就熟,但对于如何做好教学研究,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很清楚,尤其是青年教师。其主要原因除了未经过教育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外,教师对开展教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教学研究方法的把握问题等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职业及成长发展的要求、教学研究过程及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的问题,以期对教学一线的非教育类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做好教学研究有所借鉴。



 

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教师首先要当好教育家,完成好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能力和足够的精力投入。但是做好这些离一位优秀大学教师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只有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并将教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把教学研究当作科学研究那样重视,将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教学。


1.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学研究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科研与教学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融合已成为趋势,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传统课堂辅助电化教学,到21世纪以来的多媒体教学,再到近几年建立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已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混合式课堂教学已成为趋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知识传播方式、获取渠道发生了重大改变,课堂教学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将会失去这场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知识本位回归到能力本位,翻转课堂为高校“课堂革命”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高校教师要适应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就必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以工程教育为例,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正逐渐被广大高校教师所接受,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愈加不适应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如何改变由教师“教好”转变为让学生“学好”,即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已成为大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学”的改革,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角度,教学研究贯穿教学全过程,每位授课教师不仅应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明确自己承担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而且要将OBE理念贯彻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自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因此,置身于教育教学变革时代中的高校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更新理念并积极探索实践,才能适应课程教学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成为优秀的大学教师。


2.教学活动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学研究

教学是广义的学术研究,大学教学不是技艺性操作,而是学术活动,具有学术性。大学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教学的学术主要是指知识传播和应用的学术,是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待教学,教师必须在对自己所讲授的领域有深刻全面的认识的同时,能够将自身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作为延续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学所具有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高校教师来说,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创造性与研究性。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及教材的编写、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等方面,无不包含着创新性的因素,并体现出学术性的特征。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必须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对教学的实践、感悟、探索、反思、研究等,提升对教学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见解和理论,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非教育类专业大学教师往往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必备的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但由于未接受系统的教育学方面的训练,往往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知识知之甚少,而教师的专业化除了自己从事的各学科专业外,还需要教育教学方向的专业化。由此可知,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因此,从教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来看,高校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研究,应将教学研究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教学的认识,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并将学科前沿知识有效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才能将课讲活、讲深,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


3.教师的成长需要教学研究

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斯坦福大学通过设置与开发诸如课程设计、教学策略、课程与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教师与助教的教学训练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等方面的项目,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而教师要完成好这些项目,就必须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个人教学发展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教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主要研究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和基本教学技能,打好教学基本功;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就会更多思考如何把课讲深、讲透、讲活,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可以说,教学研究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学研究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期”“倦怠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促使教师的教学角色从传授型向研究型、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因此,从教师的成长和教学发展来说,只有不断开展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教学,才能突破职业发展的倦怠期,并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就感。



 

教学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要做好教学研究就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教学研究犹如科学研究一样,要有理论性、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和示范性。对高校非教育类专业教师而言,应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同样对待,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研究,并能应用于实践。从选题到研究实施,再到成果提升凝练、应用,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具有相似性,可将科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移植到教学研究中。


1.选题立项

对于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主要是围绕专业、课程等开展具体的教学研究。应结合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选择适合的题目。首先确定自己熟悉的、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初步选题或大致方向,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深入学习教学研究方面的知识,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有些选题属于宏观的、普适性的教学问题,适用于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并承担一定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承担。而对大多数教学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应针对具体课程或专业中的具体教学问题选题,待取得一定教学经验后,再选取宏观性的题目。如MOOC研究,教学一线青年教师应针对自己主讲的课程来选题,比如教授“电路分析”课程的青年教师,将题目定为“MOOC视野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电路分析’课程建设”较为合适,但如果把题目定为“MOOC对现代教学的影响”则显然过大,已超出一般非教育类专业青年教师工作涉及的范畴,也很难做好。


作为非教育类专业的教学一线教师,选题应注重实用性,结合具体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要能够解决一些具体教学问题,例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等。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研究热点,因为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实践脱节的教学研究只能是坐而论道,也失去了教学研究的意义。


在充分调研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再确定研究题目,认真撰写申请书或项目设计,明确研究意义及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计划、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其方法、预期成果等。选题报告应由项目组认真讨论并请同行专家把关指导,以提高选题及课题设计的质量。总之,对高校教师来说,要像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那样,通过系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充分调研,选定合适的题目,厘清研究目的及目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核心内容,并广泛征求意见,以期写出高质量的教学研究项目设计书。


2.研究实施

做好选题设计是有效实施教学研究的关键一步,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学研究方案应遵循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等原则,根据情况进一步完善,细化开题设计中的研究内容及实施计划。


教学项目研究方法与科研项目既有相似性,但又有一定差异。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访谈、问卷调查)、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有些项目需要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制订改革和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如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因此,应根据具体研究项目的需要、课题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和运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并注重研究过程的材料收集、成果积累及应用。如同科学研究项目一样,许多教学研究项目需要进行实验、对比研究,有些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调查、问卷等要有足够的有效样本,统计、分析要去伪存真。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方案,并不断总结经验。


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教学研究项目往往来自教学中的积累和反思。对于诸如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类项目,应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建设工作。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五个一流: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笔者承担的“油气地质与勘探”作为国内同类课程首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一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标准开展建设。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尤其是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主讲教师“梯级培养”模式。全员参加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课件制作、讲课录像、典型案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等,发挥每个成员的学术专长和积极性。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学科优势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等,并发表了相关教学研究论文。


3.成果的提升和应用

有些教学项目是边研究边实施的,而有些是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再实施。对教学研究和实施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及佐证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分析归纳,从中提炼观点,可称为“创新点”或“新成果”。再根据研究成果,撰写教学论文。应像撰写科研论文那样,围绕“创新点”或“新成果”撰写,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完全写成经验体会。


研究实施结束后,按照项目开题设计要求,撰写项目研究报告,进一步厘定创新性观点和成果,汇报结题,并在后续工作中将研究成果上升为教学成果。因此,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特别重视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总结提升,并在教学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完善,在此基础上申报教学奖励。


从教改项目上升为教学成果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梳理教改实践成效,做好改革实施前后效果对比;二是对改革经验进行验证,至少经过2~3轮实践验证;三是扩大改革经验的应用推广泛围,将其扩展至其他课程、专业和其他高校;四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凝练改革经验,挖掘特色,彰显成效,突出亮点,真正形成引领性、示范性的教学成果。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置身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的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教师成长发展包括教学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发展,教学的学术性和教师的教学成长发展均需要教师不断开展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教学,成为优秀的大学教师。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重视自己的教学发展,提高对教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将教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掌握一定的教学研究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将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应用到教学研究中;三是舍得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像做科研项目研究那样进行教学研究,并注重教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电话:0719-8512719 教务邮箱:qyjwc1@163.com 版权所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