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以“制度、执行、质量”为关键词,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以奋进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校50周年校庆。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落实工作,完成与培养方案适配的、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全面定稿,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
2. 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队伍,深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推进“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发展中心建设,落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评选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及优秀教师(团队)。
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3. 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开展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对接地方经济、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增设新型工科专业3-4个。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专业的建设与申报,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3-4个,省级一流专业6-7个。
4.对标“新工科”的新背景、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以目标导向为指引,以东风HUAT智能汽车产业学院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国家-省-校”三级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管理,与企业采取专业共建、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多元新型模式,实现在“新工科”背景下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5.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一流专业、新工科/新文科专业中开展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深入推进“京鄂对口协作计划”、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传统优势专业与地方产业融合,深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完善专升本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制度建设,专升本招生1500人,在校生理学门类比例达到15%。同步做好专升本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探索并实施2-3个基于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微专业”试点人才培养。
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进基层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
6. 持续推进学校已获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教师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加快课程在线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推动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建设50门左右校级一流课程,6-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力争获批1-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7. 建立教材工作校院两级建设与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教材选用审核。遴选建设特色鲜明的校级教材,鼓励教师积极编写高水平优秀教材,申报各级各类十四五规划教材。选树5-8项以实践类为主的优秀校级教材建设项目。
8. 加强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依托已经获批的省级项目,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教师在团队中有目标有规划地得到专业成长;健全完善基础教学组织,加强教学研讨,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主体作用。获批3-5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微课大赛、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基本功,评选“十佳教师”,选树教学技能标兵与典范,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自觉追求卓越教学。
四、做实做深教研教改,汇聚高质量教学成果
9.围绕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强化教学改革研究,加强对教师教学改革研究的指导和支持,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面向重点领域,遴选优秀成果,强化保障支持,力争获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省一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10. 加强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建设与培育,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力争获批2-3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项。组织申报省校两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推进已获批项目的建设与结题工作。
五、坚持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11.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政企合作的育人特色,紧跟当前汽车产业升级换代的发展需求,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深度联合。制定并完善襄阳、武汉产学研基地教学管理办法,优化基地入驻学生遴选机制,强化“3+1”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12. 完善国家级、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成效,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打造一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四个一”、“531”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机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库,推动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共享。
13. 加强公共基础实验室(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完善公共实验实训中心的管理与开放制度,深入开展实验项目更新检查,做好国家级汽车产业实验实训中心迎检工作,推进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大楼实验室建设和“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工程创新中心”项目建设。
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
14. 全面更新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本科教学质量监测与保障平台为抓手,健全学校、学院、专业“制度保障、过程监控、及时反馈、有效改进、持续跟踪”机制,推动二级学院不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闭环运行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5. 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严格学业评价标准,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规范完善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抓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加大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过程考核比重,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16. 组织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做好持续整改和年度报备工作;做好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专家进校迎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自评报告撰写等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的认证申请与建设工作,力争专业认证各级受理5-6个。继续分年度、分层次开展校内本科专业评估。
17. 总结上一轮审核评估至今的建设成绩,梳理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一轮评估指标开展全面自查、自纠、自检和自建工作。
七、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18. 加强教学数字化体系建设,加快集教学运行与管理、课程资源、项目申报与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估功能于一体的教学、管理、学习综合平台建设。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教学管理数字化服务水平,构建有流程、有指导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为师生办实事。
19.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和提高办学活力,推进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