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专业(新能源产业)介绍
宽口径,重基础,就业广泛;
强电子,精能源,术有专攻。
——材料掌控未来
一.专业篇
1.专业概况
能源、信息、材料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基石,社会对相关方向材料物理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材料物理专业创办于2012年,目前设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目前已招收6届学生。现有在校学生近200名;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1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学者各1人。教师多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约1/3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年龄上多处在30-45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阶段。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相关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发表SCI科研论文200余篇,部分成果见刊于Nat. Commun.,Nano Energy,ACSNano,Phys. Rev.系列,Carbon,Nanoscale,J. Chem. Phys.系列等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本专业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优质资源打造出完备的人才培养平台,已与晶科能源、中汉动力新能源等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即发表SCI论文,进而在中南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部分毕业生就职于晶科能源、联想等著名企事业单位,综合能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就业率及薪酬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经过7年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渐完善,办学经验逐年积深,是我校最为朝气蓬勃的专业之一。
2.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和材料物理专业知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组织管理、合作交流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等方向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性能测试、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培养特色
(1)宽口径,重基础,就业广泛:本专业以材料科学、物理学为基础,综合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形成宽口径的交叉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在相关领域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分析、测试、模拟和应用等实践环节受到良好的训练,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性能测试、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2)强电子,精能源,术有专攻:本专业以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为主要专业方向,学生能在相关领域得到系统的实践、创新及科研能力训练,能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等方向的产品设计、性能测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4.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专业代码:080402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5.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材料模拟与仿真类课程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类课程设计、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类课程设计等。
二.师资篇
1.师资简介:
(1)外聘教授
Amel Laref(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2)教授
罗时军(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津贴专家)
(3)副教授及博士(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杰、曹名磊、黄海铭、胡永金、李伟、罗啸、马亚楠、南楠、熊永臣、杨俊涛、张传坤、张俊、张琴、张雄、周望怀
(4)其他(按姓氏拼音排序)
贺泽东、李星星、朱占武
2.骨干教师:
(1)罗时军:男
,1963年出生,湖北仙桃人,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台湾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省光学学会理事,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在Carbon,Phys. Rev. B, J. Chem. Phys., J. Phys.Chem.系列,J. Magn. Magn. Mat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等荣誉。主讲《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学》等课程,作为副主编参与编撰《普通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等教材多部。
(2)黄海铭:男,1978年出生,湖北孝感人,副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物理学会理事,校优秀科技工作者,校优秀教师标兵,校“十佳”教师。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9篇,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多次受邀担任SCI期刊审稿人。科研成果分别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十堰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三等奖。主持完成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多项,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编撰大学物理教材一部。作为学业导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指导学生在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篇,2018年指导学生在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3)熊永臣:男,1983年出生,重庆酉阳人,武汉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理学院院长助理,材料物理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低维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自旋电子学、分子电子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先后获得“十堰市青年岗位能手”,“十堰市青年科技奖”,“校优秀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和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J. Chem. Phys., J. Phys.: Condens. Matter.,J. Magn. Magn. Mat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8篇,相关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014年)、十堰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4年,2016年,2017年),多次受邀担任国际著名SCI期刊的评审人。主讲《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程》、《材料物理专业导论》等课程,作为副主编参与编撰《大学物理》教材一部。
(4)张琴:女,1982年出生,湖北江陵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近年来,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主持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相关成果先后获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序1)、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序3)、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序1),荣获校“青年教师大讲赛”二等奖、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各1项,多次获得校“优秀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讲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10篇,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撰《大学物理》教材1部。
(5)马亚楠:
女,1988年出生,湖北十堰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材料物理专业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低维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和相关应用研究,在有关能源材料的可控制备、表征、性能测试和相关器件设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AdvanceElectronic Materials、Sensor and Actuators B、Nano Ener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国家级立项1项,湖北省立项2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2篇。
(6)张雄:男,1987年出生,湖北襄阳人,湖北大学与重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热电材料、锂离子和锌离子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一项,在Nano Ener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文章近10篇。主讲材料物理学、微电子封装与器件、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
(7)曹名磊:男,1987年出生,湖北监利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及相关电化学储能机理的研究,在新型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测试和器件设计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在包括Journal of Power Sour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ano Energy,Electrochemical Acta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三.学生篇
1.张广辉:男,材料物理专业2013级学生。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自强不息,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项目获湖北省科技厅立项资助,先后获得湖北省2017年度“长江学子”创新奖,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等东风奖学金等荣誉及奖励。其大创成果Trace determination of thiram using SERS-active hollow sea-urchingold nanoparticles发表在SCI期刊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影响因子:2.101)。2017年6月,该生以优异得成绩考入苏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王顺:男,中共党员,材料物理专业2013级学生。他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热心学生工作,积极参与志愿公益服务活动,多次获得各类奖助学金。其综合测评多次排名专业第一,在校期间8个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分别为3.048、3.389、3.778、3.754、4.432、4.039、3.870、3.882,并以584分通过CET-4、552分通过CET-6,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2017年6月,以优异成绩被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主要荣誉包括:人民奖学金(7次)、一等东风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及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多次;此外,还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荣誉。
3.徐婵:女,中共党员,材料物理专业2013级学生。在校期间,她热衷学生工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担任理学院学生会女生部干事、女生部部长、分团委副书记、数学建模协会团支书。2017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北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同时获得我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主要荣誉包括:人民奖学金(7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东风奖学金(1次);先后荣获“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导生”、“优秀支教老师”、“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此外,还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湖北省三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荣誉。
4.闫金凤:男,材料物理2015级学生。主要经历包括:大一,院系学生会学习部部员;暑期参加关于“丹江口民生调研”社会实践。大二,担任班级班长职务;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担任项目主持人;材料物理专业实验室跟着老师做项目。大三,负责协助管理材料物理专业实验室仪器和药品;带领班级同学做专业实验;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大四,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院系的学术报告会议,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了一篇名为Polypyrrole -Mxene coated textile-based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的论文发表于著名SCI期刊RSC Advances(影响因子:3.096)。主要荣誉包括:人民奖学金(3次),励志奖学金(1次);先后获校“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
四.释疑篇
1.家长关注问题的答复
(1)本专业学生接触的材料是否对身体有害?
答:本专业接触到的材料多为无机材料,在正常防护下对身体一般没有危害,另外会接触少许有机电解液材料,会在严格密封的环境内(如手套箱)使用,且用量较少,在正规操作之下,也不会造成危害。
(2)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方向包含哪些?
答:毕业生可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3)本专业毕业生将来继续深造的途径有哪些?
答:本校有相关学科的硕士点,即材料物理与化学、光学工程等。也可以通过考研到985、211高校继续深造,同时也能到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本专业毕业生将来的薪酬如何?
答:材料物理专业主要是面向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其本科毕业生生薪酬(2017年)在第三方评估报告中,位居所有理工科专业的第二位,达到8862元/月。
2.选择材料物理专业的四大理由:
(1)强大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1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学者各1人。教师多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约1/3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2)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本专业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且已与晶科能源、万润新能源、中汉动力新能源等著名企业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供学生选择的就业余地较大。
(3)较高的深造率:近3年来,本专业有约20%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部分进入中南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4)出色的创新能力培养:本专业尤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及教师的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先后在J. Nanopart. Res., RSC Adv.等世界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其参与本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大创成果,相关工作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同,及省、校荣誉。
五.活动篇
1.“从学校到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晶科能源、中汉动力新能源等著名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2. “以研究型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教师李伟博士指导学生实验)
3.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合作研究:

(接待世界著名材料学家板东义雄等一行)
4.丰富的文体活动:


5.部分学生荣誉:




六.信息篇
1.招生联络员:
李伟老师:13593761026
2.专业咨询QQ群:
汽院材料物理专业咨询(79813531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强光专电重信息
引领时代高科技
一. 专业篇
1.专业概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办于2005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在校本科生约300人,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导1人,硕导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人。本专业与国内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德国Leibniz Univeristät、Max Planck Institute及Albert Einstein Institute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深度的交流合作。科研方面,主持多项国家、省部和市校级科研及教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和市校级科研成果,出版专著1部,研究论文150余篇,部分成果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Nature、物理领域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三大检索收录90余篇。校企共建方面,与北京大恒光电、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东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十堰广播电视台四方山发射台、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等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并建设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本专业设有光学、光电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学检测等专业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工作室,拥有光刻光源、光电精密测量和机器视觉等科研实验室。雄厚的师资、优良的实培资源、稳定的校企联培基地、优异的科研平台等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光电设备、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制造、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培养特色
(1)宽口径,学科交叉融合:光电信息科学是由光学、光电子、信息处理、显示技术等多门学科综合形成的交叉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是目前加工制造业、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产业、激光技术等领域的急需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多层次的实践实训环节训练,能够在光学、光电子、通信、显示等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产品研发及制造、质量管理等工作。
(2)高素质,科研能力培育:以科研项目训练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学生可在本科生阶段进入科研实验室,跟随导师在光刻光源研发、光电精密测量设备研制、智能机器视觉软/硬件开发等项目中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目前该做法已深得国内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好评及肯定。
4.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专业代码:080705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分析、模电/数电理论、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理论基础、光学、信息光学、光纤光学、光电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设计、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太阳能光伏技术、光学设计与CAD、光电综合课程设计、光电器件封装与测试实训、电子类课程设计等。
二.师资篇








三.学生篇
1.优秀校友















2、近五年就业情况(部分)
|
就业单位 |
|
就业单位 |
|
北京通王科技有限公司 |
|
武汉东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源晨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武汉光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沃尔德纳(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伏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辉天同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海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武汉永阳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兴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欧孚迪汽车设计武汉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 |
东莞盛雄激光有限公司 |
襄阳江凯顺泽传动轴有限公司 |
佛山市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博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广州市九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华络通信设计有限公司 |
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厦门市唯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泰祥汽车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
杭州顾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杭州恺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昆山锋准刀模有限公司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福建光博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
上达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三浦本色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吉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深圳市奔强电路有限公司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深圳市嘉华利电子有限公司 |
常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公司 |
深圳市匠牛网络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 |
深圳市青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世纪宏洋科技有限公司 |
江阴海润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
就业单位 |
|
就业单位 |
|
深圳市世纪研鸿科技有限公司 |
|
苏州科德软体电路板有限公司 |
深圳市视纬通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深圳市奕创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昊鼎聚富商品经营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
深圳市银翔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深圳视爵光旭电子有限公司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太极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博科思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铭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宏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山西金岩集团 |
武汉贝斯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临汾大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
合肥东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无锡惠山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
景德镇铭飞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市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 |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 |
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风正凯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3、近五年毕业生考研情况

四.释疑篇
1.家长关注问题的答复
(1)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方向如何?
答:学生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可到与光电信息、工业制造业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或行政部门从事研究、教育、生产、开发、技术支持、销售、管理等工作。鉴于本校自身的优势,学生也可进入汽车行业进行相关工作。同时我们也推荐学生继续深造,攻读光学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或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本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途径有哪些?
答:本校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欢迎学生继续深造;也可以通过全国统考录取到985、211高校继续深造,同时也可以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3)本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如何?
答:光电信息专业主要面向光学、电子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等主流行业或支柱产业,本科生薪酬在第三方评估报告中常年位居理工科专业的前茅。
2.选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由
(1)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光学工程、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汽车光电等有关的设计、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前景广阔(详见第三篇近五年就业情况)。
(2)深造机会:本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本校常年位于前三名,每年有不低于2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进入中科院、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3)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本专业非常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活动篇
1.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学生在各企业进行分散、集体实习培训
2. 丰富的实践课程

3. 科研项目训练


4、学科竞赛(部分)







5. 个人、集体荣誉(部分)






6、多彩的学生活动



六.信息篇
1.招生联络员
王老师:13593760850
2.专业咨询QQ群
汽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咨询群(52239511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
通过计算,让未知的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数学正在改变您的世界。
为适应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对新型金融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面向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2012年经申报批准,理学院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并于2015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兼具数学理论、经济金融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基于严密的数学理论和成熟的经济金融工具,对社会经济问题、金融市场现象进行建模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严格的数学基础、经济金融基础、计算机运用及外语交流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包括完整的数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则聚焦于计算机编程能力和金融实务能力培养,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兴趣和社会人才需求形成自我发展规划并最终实现。目前本专业在校生约130人。
1.本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金融细分行业、创新业务的迅猛增长,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愈加受到重视,金融业内用人标准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未来的金融行业中,集金融知识、相关数学理论、信息技术、法律等多种技能于一体的人才炙手可热。
我国金融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城市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国内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业以其对国民经济巨大的影响力和对其他产业独特的“放大效应”已经被定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近年国家始终坚持稳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方面放开跨境资本在交易环节和汇兑环节的限制,另一方面放松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境内外居民或机构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管制。证券市场通过QFII、QDII、沪港通、深港通等“管道式”机制打通资金双向流通渠道,开放深度广度迅速提升;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关方面,不断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持续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行业的这些变革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交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逐年增大。例如,未来几年内,金融数学理论功底扎实、精通金融风险规避实务的金融风险管理高级人才缺口超过20万。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基于源自美国的学习产出(OBE)教育模式,进一步融入经济与金融学基础知识和实务,使学生具备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国家机关等其他经济部门从事证券投资、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工作的专业能力,成为服务于金融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有志于进一步在数学、经济或金融类专业深造的同学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基础。
3.专业情况简介
专业代码:070101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有楚天学者、客座教授各1人。教师多毕业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部分教师曾到国内外名校,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访问学习。年龄上多处在30-45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阶段。近3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发表北大中文核心及其以上级别论文50余篇,其中SCI/SSCI科研论文20余篇,部分成果见刊于《Bulletin of the Malaysian Mathematical sciences Societ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及《ActaMathematicaHungarica》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
本专业建有鄂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金融类模拟仿真专业实验室,软硬件配置齐全,其中包括EFM建模、虚拟交易所、CSMAR数据库等软件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金融实务能力。同时本专业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优质资源打造出完备的人才培养平台,已与中国工商银行十堰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十堰分行、华泰证券十堰分公司、招商证券十堰分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十堰分公司等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即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考试,进而进入本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

图1应用数学实验室

图2与中国建设银行十堰分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4.师资简介
4.1教授风采
胡政发,教授,1974年生,湖北房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任理学院副院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波分析及其应用、机器学习理论、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的理论与应用。2012年11月获“湖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学明星”称号。先后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和湖北省教研项目各1项,参与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以及本科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7篇论文被SCI、EI检索。主编本科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讲课程为《复变函数论》、《数学分析》等。
喻方元,男,教授。1961年生,湖北黄冈人。湖北省数学会理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序代数,应用数学。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负责人。主持多项省、校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受到读者好评。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主讲《矩阵论》,《高等数学》等课程。
4.2专业教师简介
熊启跃,1986年生,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供职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团队,在本专业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监管政策等领域研究。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等业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完成的有关主权评级、拨备覆盖率、永续债等报告获国家领导人、监管机构领导重要批示。参与多项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曾获中国金融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中国银保监会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刘开拓,副教授,1980年生,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现任理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鞅空间理论与泛函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主持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要研究向量值Karamata-Hardy鞅空间的原子分解、对偶及鞅不等式。博士基金项目1项,主要研究Banach空间值的Karamata-Orlicz-Hardy鞅空间的一些基本性质。近年在《J. Math. Anal. Appl.》,《Acta Math. Hunga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5篇被SCI检索。主讲《MATLAB程序设计》、《高等代数》等课程。
张泽麟,讲师,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和深度学习理论及其应用。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研究内容为混沌时间序列与复杂网络范式的拓扑特征。主持博士基金项目1项,研究内容为基于动态复杂网络的车联网病毒防控策略。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AIPAdvances》、《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探测与控制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主讲课程为《数学分析》、《金融时间序列》等。
刘利敏,讲师,1974生,湖北襄阳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在《PhysicsLetter A》、《数学进展》等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近年来侧重于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工作,指导本科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奖10余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主讲《金融建模与仿真》、《常微分方程》等。
严钦容,副教授,1963年生,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大学。从事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3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值分析,发表学术论文7篇。近年来侧重于研究MATLAB在数学类课程中的应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参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在教学方面,长期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主讲,包括《数值分析》、《数学理论方法与技巧选讲》、《高等数学》等。
陈迪芳,讲师,1986年生,湖北十堰人,武汉理工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访问学者,现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金融工程、金融数学与高级计量经济分析、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2015年分别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教科研论文6篇,其中核心论文1篇。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多项。主讲《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证券交易实务模拟》等课程。

岳田,讲师,1988年生,四川南江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系统稳定性理论及金融数学,近年来在《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数学进展》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2篇,中文核心10余篇。工作期间所获荣誉有:2015、2018年度考核优秀, 2015-2016学年度优秀教师。主讲《数理金融》、《金融仿真软件》等课程。

周骁,讲师,1986年生,山东高唐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为基础数学偏微分方程方向。201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半年。参与省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主讲《保险学概论》、《微积分(双语)》、《高等数学》等课程。
5.未来就业职位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在银行、证券、保险、上市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部门、国家机关从事证券投资、决策分析、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技术支持以及金融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本专业毕业生在经过4年数学专业思维培养之后,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可以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以下表格给出2019年这两类主要就业职位的部分示例,方便您了解不同职位的就业能力要求和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
职位 |
地区 |
薪资 |
要求 |
保险精算师 |
北上广 |
15-30万/年 |
①具有高等数学和基本的概率统计知识,基本经济学知识,具备基本财务会计知识及精算数学知识; ②了解各种金融市场,存款机构; ③能够根据经验数据构造风险模型,再保险及承担的风险分析; ④至少精通1门外语,熟练掌握1门统计软件或1门计算机语言; ⑤熟悉中国政府政策、国际环境; ⑥准精算师资格证书、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 |
银行风险管理计划员 |
北上广 |
10-20万/年 |
①掌握至少1门计算机语言,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具有准确的数据制作和分析能力; ②具有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市场)及利率/汇率产品相关知识; ③熟悉办公软件,能使用Microsoft Excel(VBA),能学习掌握行业内各类系统并熟练使用; ④大学以上学历,精通英语; ⑤诚实认真,脚踏实地,良好的执行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组织能力,积极主动 |
金融资产管理顾问 |
北上广 |
6-8千/月 |
①能熟练操作电脑及运用电脑信息软件,掌握至少1门计算机语言,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具有准确的数据制作和分析能力; ②具有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市场)及利率/汇率产品相关知识; ③熟悉办公软件,能使用Microsoft Excel(VBA编程),能学习掌握行内各类系统并熟练使用; ④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
证券经纪人 |
武汉 |
5-15千/月 |
①金融、经济、财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②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③具有较强的客户开发能力 |
银行客服 |
武汉 |
5-7千/月 |
①普通话流利,可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②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及沟通谈判能力; ③富有责任感及团队精神 |
银行职员 |
武汉 |
6-8千/月 |
①银行从业证、会计证 ②精通英语 ③富有责任感及团队精神; ④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
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之间薪金有一定区别,一般应届毕业生入职为柜员,采用轮岗制,一年后再定岗,可去信贷部、理财部。 |
教育培训机构 |
北上广 |
4-8千/月 |
①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②获得小学或初中及以上级别教师资格证; ③具有很强的中文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口齿伶俐; ④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讲课生动活泼,知识面宽广 |
武汉 |
3-6千/月 |
十堰 |
2-4千/月 |
中小学数学教师 |
十堰 |
3-5千/月 |
①持有小学或初中及以上级别教师资格证; ②热爱教育事业; ③普通话流利 |
6.教学活动与学生成果

熊启跃博士到校交流

MATLAB程序设计授课

部分学生荣誉
近三年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览表
立项年份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级别 |
2017 |
SJ201781 |
高校校园金融安全教育调查 |
创新 |
徐鹏 |
校级 |
2018 |
DC2018089 |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上证指数预测 |
创新 |
段梦冉 |
省级 |
2018 |
DC2018092 |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股票价格动力学行为研究 |
创新 |
柯兵 |
校级 |
2018 |
DC2018096 |
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创新 |
汤振 |
校级 |
2018 |
DC2018097 |
基于情感分析的方法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 |
创新 |
刘玉昆 |
校级 |
近3年学生获奖情况一览表
获奖项目 |
竞赛类别 |
获奖时间 |
获奖者 |
获奖等级 |
颁奖单位 |
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非英语A组笔译大赛初赛 |
学科技能竞赛 |
2018/3/1 |
胡金明 |
三等奖 |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 湖北省外事翻译中心 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中心 |
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非英语A组笔译大赛决赛 |
学科技能竞赛 |
2018年3月 |
胡金明 |
二等奖 |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 湖北省外事翻译中心 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中心 |
一种新型超声波清洗机的设计 |
创新活动、技能竞赛 |
2016年11月 |
刘园园 |
三等奖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 |
创新活动、技能竞赛 |
2016年11月 |
朱英贤 |
三等奖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 |
学科技能竞赛 |
2017年11月 |
张建平 |
三等奖 |
湖北省数学学会 |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
创新活动、技能竞赛 |
2018年3月 |
蒋艺 |
三等奖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学科技能竞赛 |
2018年11月 |
段梦冉 柯兵 程福求 |
省三等奖 |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
7.优秀学生简介
张建平:男,数学与应用数学15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上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取得省级,校级奖学金。在湖北省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了省三等奖。
王满:男,数学与应用数学15级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志愿者积极分子等称号。在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得团队三等奖,2017年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一等奖。在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初试总分369分,被吉首大学录取。
朱英贤:男,数学与应用数学15级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各类活动竞赛均积极参与并获得不少奖项。在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里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徐鹏:男,数学与应用数学15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多次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其中《高校校园金融安全的思考--以十堰市高校为例》发表在刊物《农村经济与科技》、《巴拿赫空间中演化算子非一致多项式三分性的充要条件》发表在刊物《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上。
蒋艺:男,数学与应用数学15级学生,学习刻苦,热心公益。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宋磊;女,数学与应用数学16级学生,学习刻苦,热心公益。论文《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实施的实践探索--志智双扶》发表在刊物《纳税》上。
8.<联系我们
招生联络员:胡玥,13593761775
QQ群:801137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