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ok 编者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内涵发展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的新时期。但是,教学的中心地位由于种种原因并非牢固,给予教学中心地位是大学办学的应有之义,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是一时一刻的,而应当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重视教学任何时候都有其时代意义。本刊2015年第9期刊发了周远清同志的《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反响强烈。30余年来,周远清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并呼吁“教学改革是核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重视教学是绝对真理”“本科是基础”“不重视教学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教务处是第一大处”,等等,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以“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为题邀约了部分对教学工作有深厚感情和对教学有相当研究的专家学者撰文阐发己见,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1
教学工作是高校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
1
卢铁城(四川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授)
在我50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既有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感悟,也有在教育行政部门担任领导的体会,退休后继续关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和四川高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近读了周远清会长的《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感到特别亲切,深受教育。他用凝练的文字阐明了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的地位、内容、关键、核心、先导,用“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9个字精辟地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战线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和辉煌成就。他关于高校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观点指导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实践,作为在高校基层工作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现代高校的创办和发展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急需,力求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学习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和学的过程完成。“教”是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由掌握不同学问的教师群体按教学计划给学生讲授各人最擅长的知识,传授从业技能,解答学生疑惑,并以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成长感悟影响感染学生。“学”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听教师讲授、和老师同学切磋学问,练就本领,砥砺品德。显然,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教学工作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正因为如此,教学工作必然是学校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学校一切部门的工作都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全心全意为教学工作和教师、学生服务。
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也都是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但高校不同于科研院所,它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既是国家需求,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学生,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的需要。高校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但它也不同于企业,其出发点是为了把教学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提高师生全面素质,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其结果既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又争取社会对办学的更大支持。
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根本使命,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成功程度的主要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看毕业生职业生涯的成功程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之所以享誉世界,就是他们的校友和教师为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名校之所以成为全国学子仰慕的高等学府,就是他们的校友为中国革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批校友成长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的生命线。众所周知,校友职业生涯的成功程度决不是单一地取决于在校的考试成绩,而是取决于他们的知识水平、人生追求、道德情操、实际本领、强健体魄等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办学的总目标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远清会长关于高校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论述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飞速发展,推动技术日新月异,引发“知识爆炸”,时代强烈要求高校加快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呼吁高校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高校更加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步伐,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二是高校现实情况的要求。正如远清同志所说:“现在的大学变得十分复杂,诱惑力也十分多样”,尽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主题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教学质量在短时间很难用定量数据简单地加以评估,相比之下,还有很多与高校评估排名紧密相关的显性指标,如科研经费、科技获奖、教师队伍、教工收入、生源考分、竞赛、检查、基本建设等,给学校很大压力,如果书记、校长稍有不慎,往往被各种“火烧眉毛”的紧急事所缠绕,干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正是在上述情况下,远清会长撰文再次强调: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等重要观点。重新学习和宣传这些观点,对做强每所高校、建设高教强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2
真实、真情和真“经”
2
李延保(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刊登的周远清教授《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真实地反映了近30年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历程。文中处处渗透着作者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真情,朴实的文字背后是对中国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深思熟虑,许多段落句子历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早已成为指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经典,是从事大学领导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认识和领悟的真“经”。
我从1987年开始进入大学教学管理和领导岗位,亲历了这一历史阶段的全过程,远清教授的教育思想和清华大学的教改实践是我的启蒙老师。
1987年在西安交大第一次参加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教务处长会,包括北航、西工大等国防科工委学校在内,国内最好的18所理工科大学由清华大学牵头,共同发起“大学本科教育不能再滑坡了”的呼吁书。这一时期,远清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四个投入不足”和教学工作的“五大弊端”问题,非常清晰地刻画出当时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和努力方向。
随着远清教授进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岗位,他着力把对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经验和举措逐步运用到全国高校中去。
其中,两次调整专业目录,使本科专业改革尽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利用世行贷款推进大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平台的建设;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调动了成千上万高校优秀资深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选择地编写了一批具有“国标性”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当时,正值大学教师新老交替之际,一大批学术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通过编写代表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教材,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财富。其他如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早期开展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及优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都对这一时期稳定本科教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纪之交,远清同志提出的“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成为高校领导共同思考的命题。
多年来,远清教授作为教育家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推手和实践家,更是教学改革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四个思路”和“念好四本经”不是即兴之作,也不是回顾性的归纳总结,而是他几十年一贯的理性思考,字斟句酌地打磨出来的。他虽处领导之位但不尚空谈,不扯一般的概念,更不提连自己都不清楚其内涵的口号。他每一次讲话、每一步举措都贴紧中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实际,既有思想、又有内涵,既有现实要求,又有长远目标,他不断地提出问题激发大家共同思考和探究。30多年来,他到过600多所高校,和许多高校历任教务处长、学校领导都相熟相知,既是兄长,更是老师。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大多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忠实的守护者、建设者,为改进本科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恪尽职守。远清教授文中讲: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而他本人则是大家公认的全国第一大处长。
当前,我国大学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在思想上是否真正认清和完成了这个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上来。远清文中提出了一个检验标准,即:“是否重视培养人,重视教学,重视教学改革可能就是试金石,衡量的标准,检验的尺度”。
但是,如何从全局的角度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不容易。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潜质;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等等,都是教学改革的热点、难题,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同样也已进入“深水区”。本科教学改革也到了必须有2.0、3.0的升级版本。
几十年来,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过,而且也一直在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但即便如此,几十年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及培养学生求异、求变等创造性思维问题等,至今仍未解决。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1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溯其渊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但从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现代大学仍可看成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教学传统中,包含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注重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等。同时,师道尊严,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轻视实践,忽视实证调查分析等,又是中国教育传统中难以克服的痼疾。因此,当前大学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反要从中国大学依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因,也要从现今大学的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对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习俗等自身素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大学的教育改革要放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考虑,放到社会文化发展中去完善。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讲到:“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他指出,正如使用欧美机械的人未必都具备制造出这些机械的欧美文化的科学精神。同样英国请几位优秀的中国中学教师给英国学生按中国方式进行教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主要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和教学方法相依相存的文化土壤和文化理念是无法简单移植的。中国大学是开放的,大学领导和教师大多有着留学或做访问学者的经历,教育的国际化使我们对国际先进教育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样简单照搬是行不通的。大学教学改革的“2.0版”或“3.0版”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渗透到文化领域和文化的视角。在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如:
1.在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中要进一步阐发“科学”内涵,营造有利于培植学生个性,鼓励好奇心、想象力和包容质疑、批判、求新、求异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求是、求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学校人文精神。
2.在思维方式上,要把中华文化“整体观”的哲学思想和西方文化讲求“逻辑推理、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辨结合起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
3.教学方法改革要突破传统思维,在东西方大学教学方法的比较和研究中,扬长补短,不断改造和完善我们的人才观、教育观和教学观,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突破。包括:要真正扭转“严进宽出”的学籍管理,实施在完全学分制下的严格的淘汰制,把好“考试关、毕业关、学位关”;要切实反对“一本书主义”,淡化固定教材意识,要加大学生课外阅读、写作、实验的质和量,让学生更多地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强化考试方法改革,改变以知识记忆和标准答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考试方法。要完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建立有利于培养严谨治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教学生态环境。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需要大批像远清教授这样的教育家、思想家、实践家去不断探索和努力,要像他那样对教学工作无比执着、对人才培养倾注自己全部真情。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3
高校的教学仍处于“偏心”状态
3
刘正义(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我认为这里强调的“教学工作”是指本科教学工作,不论哪一类的学校都应将本科教学工作列入中心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显著的差别是,高校有培养本科生的任务。本科教育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没有本科教学,高校就不能称之为高校,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就不可能为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的生力军。
《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发表了周远清同志《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这是他过去在不同岗位,不同场合下,旗帜鲜明、大声疾呼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在《周远清教育文集(二)》中,“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等文章都做过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曾得到很多高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力求贯彻,推动了高校的教学工作,再加之后来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和合格评价,更使教学工作上新台阶、上新水平。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使高校得到空前的发展。
但是高校的教学工作仍然处于“偏心”状态,如周远清同志早年指出的“教学工作中存在四个投入不足”的问题,时至今日问题仍然严重。对于教师而言,在当前的考核和晋升机制之下,教师投入精力和时间普遍不足,很多年轻教师为了晋升职称、年度考核才争着担任教学工作,既有科研成果又有教学经验的教授不便去“争抢”本科生教学工作,“教授上讲台”有提倡但落不实。教学工作的“工分”很低,论文(在国外发表)的“工分”过高,即使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花在写论文和争科研项目方面。对教学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也不足,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工科专业的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四年制工科的学生只能安排一次实习,这是不够的。现在的高校,比之过去,缺经费不是主要问题,对经费使用安排不合理和使用不当造成浪费成为主要问题。为了科研项目购置的贵重仪器设备,多年不用放坏的不少,重复购置利用率太低的就更为普遍。对于学生而言,投入认真学习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外,各类与学习关系不大的兼职、社团和讲座活动(包括就业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学习效果。对于管理者而言,周远清同志曾提出过一个著明的反响强烈的观点:“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务处目前在学校里的地位离这个提法还有较大的差距。
坚持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必须改革目前的考核、晋升、激励机制,构建和完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纠正过分看重“论文”的偏向,引导教师更加重视教学工作,使他们的工作重心在教学和科研两者间达到常态的平衡。合理地安排名人名师、有科研成果的教授上讲台,并安排好他们教学工作的助手,而助手的教学工作“工分”不能少。应当安排有生产实践经验(或对生产实践有兴趣)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工作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除科研专项专款专用外,其他经费分配应向教学工作适当(合理)的倾斜,因为这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将教学工作摆在中心位置的最直观标准。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4
创新与辉煌
4
孙莱祥(复旦大学原副校长,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项目首席专家、教授)
读了周远清名誉会长的《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上世纪90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教务处长工作的时候,远清部长的许多讲话、观点至今记忆犹新。文中提到的“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科是基础”“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等这些话犹在耳边。再次重读《周远清教育文集》,真的感受到远清部长对教学改革情结之深,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呕心沥血!
复旦大学历来重视本科教育,20世纪80年代在苏步青、谢希德等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本科教学最突出的改革是“三个提高”“四个环节”。所谓“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尤其是上基础课)的比例;二是提高“一类课”的比例;三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四个环节”分别是:基础、实践、外语、能力。那时谢希德校长特别强调:学好外语,参与国际交流;学科交叉,提高学术水平;淡化专业,实现文理融通。事实证明,这些办学思想指导了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的本科教育,提高了本科培养起点,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
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89年的政治风波后,出现了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反应在教学工作上出现四个“投入不足”。针对当时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正如远清部长文中所说,我们坚持了“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
1992年底杨福家院士就任复旦大学校长,随后,他提出了“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了贯彻这个办学理念,我们邀请了全校100多位教授、专家开展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弄清楚“通才教育”的内涵,复旦大学应该实行什么样的“通才教育”。通过讨论,最后形成了“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的教学理念,四年本科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工作能力并受到严格训练的‘通才’”,把教学的重心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丰富的科学信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最重要的是实施“通才教育”的基础是“按类教学”。
在“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把全校所有的专业按照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整合原有的基础课,属于学校层面的课程,称为普通教育;第二板块是基础教学,打破原来专业划分太细的专业培养方式,把当时全校的七八十个专业按照学科大类设置课程,如文、史、哲虽然分别为一级学科,但文、史、哲不分家,打通为一类,在这个类的层面上设置共同基础课程。全校所有专业分为十二大类;第三板块是专业教学,学生除要修读专业课以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与生产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这部分课程强调精干并注意合理分流。同时,整体要求有6个学分,需要文科生学习理科课程,理科生学习文科课程。这项改革既保证了学生必须学完专业基本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层面的课程一定要用新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我们请了科研能力强,又热心教学的知名教授来主持课程内容改革。要求既更好地开拓学生视野,又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如在全校开设一门面向非物理专业学生,甚至是面向文科学生的物理课程。物理学系的倪光炯和王炎森二位教授打破传统的四大力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内容体系,而是按照20世纪物理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就贯穿物理学这门课程,课程名称定为“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因为20世纪的物理学中许多发明创造,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都是改变世界的。像此类改革课程内容的还有“化学和人类”“国史概论”等。后来,普通教育和基础教学的一批课程都编出了教材,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1995年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该计划用项目研究的办法给予立项,共221大项,985子项。这是一项深层次的改革任务,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校积极组织和参与这项改革任务,这里重要的是创新。我们要求用“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新理念来统率这次改革,并请学科带头人来主持项目研究。如哲学系俞吾金教授领衔的“复旦大学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蒋学模教授领衔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 、郑绍濂教授领衔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严绍宇教授领衔的“理科非数学类专业高等数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等。经专家严格评审,我校共获得了14大项,52子项目的研究任务,专项经费113.5万。项目最后的成果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项目总结等。专家们在处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等方面都提出了真知灼见,处处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1997年1月27日,《文汇报》头版以“通才教育造就了素质学生”为题进行了报道,反映了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复旦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已初见成效。这一次的教学改革为我们现在实施通识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01年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复旦大学获得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合作项目一等奖2项,在获奖数量上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是复旦大学历史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最多的一次。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上世纪90年代我们采取了“狠抓考试作弊”“鼓励名教授上基础课”“抓实实践教学环节”“倡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教风建设”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社会对复旦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是“基础扎实,外语好,后劲足”。
实践证明,我们只要坚持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紧紧依靠广大教师,不断创新,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辉煌。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5
关于“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之我见
5
唐一科(重庆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即使从1995年算起,我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也已经有20年了,特别有幸在远清副部长主持高教司工作和担任分管高教工作副部长期间,担任重庆大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亲身经历了他通过各种场合大声疾呼,发表“教学工作四个投入不足”“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本科是基础”“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等系列观点和意见的时期。对远清部长在当时的华中科技大学所做的“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精彩报告,更是记忆犹新。在那个教学工作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工作多中心运行、争创高水平而严重忽视本科教育的年代,用现在的话说,远清副部长从教育部发出的这些声音,真是“给力”。这种“给力”,受益的是教师、受益的是学校,受益的是那个年代的以至以后的学生,更是提高了全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对“四个投入不足”的逐步反思,尤其对“不重视教学工作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重视教学工作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水平学校”等观点逐步形成共识,高校领导层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直至今日,绝大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排序都是把学校教务处排在第一,在写工作总结时都是把对教学工作的总结放在首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本科是基础”的普遍认同。认同“四个投入不足”,变化最大的是“教学经费的投入不足”。通过前些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可以看出,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政府对高校的投入,高校对教学的投入,早已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各高校的生均教学运行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经费,早与20多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20年前对教学工作的其他三个投入不足的担忧,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投入不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需后来者继续探索与实践,继续加以改善。
在教育部1994年启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重庆大学积极参与,组织教师申报专业建设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改革项目近百项,前后参与教改项目的教师达千人,有冶金原理教材、电气类、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一大批教学改革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以此为基础,重庆大学建成了电路原理、冶金原理、机械设计等一大批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并于200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重庆大学近年来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0年来,我担任过重庆大学副校长、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校长,现在还担任着重庆工程学院校长。我在这些年来的高校工作中,许多理念都得益于远清部长当年的教诲。我与许多同事都认为,当今的一校之长,对“本科是基础”“教学工作是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不重视教学的校长不是好校长”等观点已有高度的认同。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应该有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否则,学校的“高水平”也是徒有虚名。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5.11.06
扭住教学中心和提高质量不放松
6
逄锦聚(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远清名誉会长《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立意高远,心系教学,言语平实,情真意切,读后使我似乎又回到了世纪之交。在他领导下,在南开大学教学管理岗位上,与老师同学一道,转变教育观念,狠抓教学改革,致力提高质量的时光。
那时候,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思想空前活跃、事业空前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异军突起,多种办学形式、多种办学层次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大国,从来没有像这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学校也从来没有像这样生机盎然。但是,同任何事物的发展进程中都会遇到新问题一样,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如何妥善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就是突出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一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严重关切,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去研究、去解决。当时,远清同志任教育部分管高教的副部长,在他的具体领导和积极推动下,全国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和质量,蔚然成风。我所工作的南开大学,得益于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从教务处到学生管理部门,甚至后勤,言必称教学和人才培养,行必围绕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形成了人人关心教学,处处关心人才培养质量的浓厚氛围,教学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教学质量大有提高。
时间过去十几年。十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管理取得了新的成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就高等教育而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变,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没有变,提高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和教学改革核心地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下转第65页)(上接第6页)义,依然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面对新形势,要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使命,首先,要树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观。以我多年的体会,在高校,教学虽然功德无量,事关千秋,但需要投入的精力大,见效慢,人才培养周期长,加上在某些学校,晋升职称、奖励等看重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成果,所以要真正保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使全校重视教学,全体教师热爱教学,致力教学,必须把转变观念摆在首位,树立立德树人、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教育观,对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提高质量,需要月月讲,年年讲,常抓不懈。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要真正把教学的中心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切实有效的体制机制。要着力进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改革,建立以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形成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着力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建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保证机制,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保证教学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自觉把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神圣使命,增强质量意识。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国家和社会要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创造有利条件,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前进,教育教学改革无止境,提高质量无止境。让我们紧跟时代和实践前进的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教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优异贡献。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1期第1-6+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