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是门大学问,这四项工作必不可少!
原创: 田俊国 老田培训讲坛 今天
建构主义教学
非常讲究授课中的情境,
有时候需要情境配上问题,
有时候需要给问题配上情境。
来源:田俊国课堂
南希是一个在华尔街从事金融行业的白领,她收入很高,日子过得很好,在一座很体面的大楼的87层上班。有一天她穿着职业装、高跟鞋去上班,刚坐到办公室,忽的一下,楼上起火啦,她来不及问为什么,所有的同事都一窝蜂地往下跑。在跑的过程中,她的鞋掉了,腿瘸了,其他同事的血溅了她一胳膊。她满脸是灰,灰头土脸地从办公室出来,眼看着办公楼轰然倒塌。这一天是2001年的9月11日。
而如果我们这样描述:基地组织劫持了几架飞机,撞了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不同的讲法,效果会大相径庭?
同样的道理运用到教学上,建构主义教学非常讲究授课中的情境,有时候需要情境配上问题,有时候需要给问题配上情境。如果干巴巴地讲道理,课堂就变成了说教,没人喜欢听——真正的讲课高手会把要讲的道理埋在一个情境中,让受众自己品味其中的道理,这样取得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所以说教育就是让人们在抽象的概念中获得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好是把学员置身于一个情境当中,这是课程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关键部分细细想来,它涉及整个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方面面。为了将课程设计成一种体验,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给课程设计分成了四个步骤。
主题阅读
我通常为开发某门课程要做主题阅读,就是把跟课程相关的书都买来读,主题阅读的速度还需要快一些。因为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比如开发“教学设计原理”课,要探讨态度类的问题怎么教,我买了四十本与教学设计相关的书,甚至延伸阅读到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书,快速在这些书中寻找相关论述,把这些书都读完了。
一本书对要开发的课程能有两三点贡献就很不错了。如果真的发现跟某本书有缘分,也可以经常读。反复读书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重点读自己画过线的地方和折角的内容。看完一本书后,把书合上,过一遍“电影”,把对你有启发的内容写下来。或者再次看你画线的和折过角的内容,顺势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写到最后一页纸上备用,需要时把页码也记下。
书读多了,问题又来了,比如我要开发一门名叫“幸福在哪里”的课程,读了三十多本有关幸福的书,读前几本的时候很兴奋,后来就开始纠结了,读到最后几乎要吐了,因为各种观点横七竖八地在我的大脑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我的大脑成了很多思想的跑马场,快把我逼疯了…...
只读一个人的书很容易偏信,易卜生说:“读一个人的一本书你就轻易信了他,那么你的大脑就成了他的思想的跑马场。” 鲁迅又反驳说:“如果你信了易卜生这句话,你的大脑就成为他思想的跑马场。” 所以,书读得越多你越不会偏信,否则,很容易对某个作者产生盲目崇拜。
梳理逻辑
课程开发的下一个环节就是从中梳理出逻辑。我对课程开发有个描述:课程开发就是要先把自己逼疯,然后再治好的过程。因为不同人的观点都在你的大脑中放着,占着你的脑容量,很容易混乱,所以主题阅读三四十本书之后,就要面对逻辑问题。
第一步:有效性检查,做好分类
梳理逻辑之前,先把所有跟课程目标联系紧密的知识、观点、技能筛选出来,做知识点的有效性检查。
要坚决剥离那些不适合课程受众学习以及跟目标联系不紧密的内容。最好一条一条写上即时贴,然后分类。相关的、相似的分成一类,先按照某一种逻辑纽带把它们码成堆,茄子一畦,豇豆一畦。
分类是梳理逻辑的第一步。分多少类比较合适呢?一般不超过七类。
第二步:类内排序
有些实在分不清类的内容可以先放一放,分完大类以后你就会发现,每一小类里头通常有若干个知识点,这些小知识点之间也能找到某种逻辑,这次的逻辑就比上次的逻辑好梳理一些,毕竟数量少了。
你也许要问:这些类内的逻辑怎么梳理呢?我个人的经验是:检验一个分类的逻辑是否合理的方法就是跟普遍的逻辑类比。举例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套时间的普遍逻辑;上、中、下是空间的普遍逻辑;还有春夏秋冬、起承转合、两维度交叉的思想性等很多可以类比的普遍逻辑。
如果是分类逻辑的话,那就最好满足“MECE”法则,即不重复,不遗漏。什么叫不重复,不遗漏?比如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就是MECE的,如果有人说人可分成女人和老年人,那就有遗漏,也有交叉重复。
所以,头脑风暴一下,鼓励差异的尽情列举,列举完了之后再进行分类,是从混沌走向有序的基本功,课程开发者应该掌握。
第三步:划分教学单元
大的逻辑框架形成后,课程将会自然按照“知识块”或逻辑小类别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可以由不同的课程完成,之后再针对每一个单元做详细的设计。
情境设计
电影《唐山大地震》也是一样的例子,演绎了大地震引起的姐弟命运的变化,丝丝入扣,催人泪下。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里,导演通过罗丝和杰克凄婉的爱情故事,把沉船的场景再现,让人觉得自己就在泰坦尼克号上一样…如果去掉这些演绎,这个故事三句话就讲完了:1912年一艘豪华巨轮由于船长的大意,触冰山沉了,死了若干人…
所以,情境的演绎就是要有冲突和情绪,之后才会让人有触动和印象。情境演绎能起到让“死”事件变“活”的效果,演绎活了能让观众产生移情。而移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比方说,你看感人的电视剧会流泪,看刽子手的鬼头刀一轮,会下意识摸一下自己的脖子,这就是移情,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里的角色。
课程的情境设计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让学员移情。如果学员没移情,虽然也可能进行场景化了,但效果不会太好。所以,我强调课程要有好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抓情境,场景越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越好。
开发紧贴业务的内训课,总能找到典型的场景,甚至我认为,如果某知识点没有典型的场景,也许就不应该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迭代升级
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任何设计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好课程是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讲一遍改进一点,不断地打磨,最后才能成为精品。
同时好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它不是死的,是活的,需要不断的迭代成长。心理学领域里的很多经典书,都在不断的更新版本。安德森的《认知心理学》已经出到了第七版。这些书都是值得认真读的好书,因为这类书同样是有生命力的。
课程要有一稿、二稿、三稿、四稿…… 所以,对课程进行升级、调整的最佳时机是每次上完课之后,根据上课过程的感觉:学员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学员参与情况、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等进行修改。
最佳的课程开发方式是不断上课,从跟学员的互动中持续优化课程!讲师帮助学员建构他们认知的同时,学员也帮助讲师建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