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十大热点
日期: 2013-12-3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13高教十大热点

中国教育报 2013年12月30日
编者按

    扣住教育脉搏,回应社会关切。一年来,本报高教周刊持续关注高教热点,用激情和理性打造思想盛宴。盘点2013年高教十大热点,也正是本报高教周刊2013年的十大系列报道。在2014年即将来临之际,本刊特邀部分高校画家、书法家为广大读者献上墨宝以贺新年。

    1.公选校长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年初履新。这三位校长都是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是继2011年12月首次全球公选直属高校校长后教育部的又一重大举措。而《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扩大公开选拔校长试点。

    公选校长改革和举措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开放的姿态,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影响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开选拔大学校长,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组织任命为特征的干部选拔制度。大学校长并不仅仅靠任命,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选拔。这样的试点,也预示了公选可能是今后中国大学校长选拔的趋势。

    选拔有五个程序:一是公开报名。二是职业素养综合评估。遴选委员会对报名人员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每个职位遴选出三至五名面试人选。三是面试。面试采用竞职演讲、考官提问和民意测验的方式进行。面试设在职位所在高校,学校干部师生代表全程旁听并进行民意测验,以投票方式推荐2至3名心目中合适的校长人选。四是差额考察。每个职位按1∶2的比例集体研究提出考察人选,实行差额考察;由公选办公室组成考察组,到考察对象所在高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五是决定任职人选。教育部党组讨论决定拟任人选并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履行任职程序。

    3月3日,三位公选校长做客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接受专访。相关报道见3月10日第4版

    2.有效衔接

    改革,不是坐而论道,一定要找到突破口。本报从4月8日开始,在高教周刊头版推出“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系列讨论。

    “衔接是一个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边界条件,特别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出现和成长的重要体制性基础。”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的观点可谓一石激浪——“大学与高中之间衔接,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发表文章《大学中学携手:架起人才培养桥梁》。上海交大在全国首推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学生入校后,学校还将为其组织虚拟班,鼓励其深入开展科学探究。

    随后,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发表文章《苗圃计划:我们不是坐等收割》。苗圃计划是一个面向高中的专门计划。裴钢认为,对大学而言,招生就像是“选苗”,高中乃至更早期的教育就是“育苗”,是“苗圃”。实施“苗圃计划”,表明我们不是在坐等收割,而是要直接参与种植培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发表文章《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东南大学副校长郑家茂撰文《大学与中学共育人才的创新基因》,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撰文《高中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大学人才培养选拔》。

    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5月27日召开大学校长与中学校长坐在一起讨论既熟悉又陌生彼此之间仿佛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感觉围绕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大学校长与中学校长展开对话6年来逐渐深化激发了强烈的共鸣。相关报道见4月8日至5月31日高教周刊第5版

    3.高考改革

    高考,作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承担着重大的教育和社会使命。高考改革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高考改革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改革的步子有多大,是否让全体人民满意,是上个世纪以来改革发展的重要坐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提出了“招考相对分离”、“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五项改革,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进一步发展,描绘了今后一段时间高考改革的基本路线图。本刊抓住这一重大改革契机,及时推出了“推进招考制度改革系列谈”栏目,约请专家学者、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对《决定》中的五项举措逐一作专业化解读。已发表的3篇文章《推进招考改革:找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挂钩》,被各大主流网站转载,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

    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棘手难题,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异地高考是“有教无类”的写照,是必然趋势;也有人认为,这项政策的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今年,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安徽、黑龙江、吉林等12个省份首次“试水”异地高考。作为高考招生制度的组成部分,异地高考大幕拉开,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推进高考公平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异地高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将怎样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本刊推出的高考特刊中关于异地高考专版、《异地高考:梦想正在照亮现实》主题版,就这一问题作了深入、详细的报道,引起很大社会反响。相关报道见6月9日第3版、10日第5版,12月2日至23日高教周刊第7版

    4.就业创业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工作任务艰巨繁重。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事关民生,事关全社会的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如何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化解就业难,本刊开辟了两个大型栏目“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和“关注大学生创业”。

    “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共发表专题文章9篇,从国家产业布局和人才供需关系、单位用人标准、大学生择业观、大学生家长职业观、大学生涯教育、大学创业就业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歧视等多个角度,约请就业研究专家和高校就业创业教师撰写文章,剖析形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关注大学生创业”共发表文章13篇,约请创业研究专家、高校创业和生涯指导老师、毕业生创业典型、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专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引领和帮助。

    两个专栏的文章持续时间长,宣传效果强,如《多方营造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大学生创业成功要走出三大误区》、《大学生初次创业从哪些行业起步》、《创业带动就业,一花引来百花开》、《让我们荡起青春创业的双桨》,以及《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毕业生创业后劲不足症结何在》、《择业失策,从家长身上找找病根》等,绝大部分刊出的文章都被搜狐、新浪、中国教育在线等大型网站及地方网站转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相关报道见1月7日至12月23日高教周刊第7版

    5.学科评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年初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此次评估有390多个单位的4200多个学科参加。全国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参评率为93%,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

    此次学科评估,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内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内涵的实质。

    本次评估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注意到学科的多样性,不再用一套标准评估所有的学科,这是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规律的。二是把人才培养放在大学学科评估的核心位置,重视对人才培养条件、质量及毕业后发展状况的评价,切中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对于大学学科建设有重要引导意义。三是融合了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学科评估的因素,如学科声誉的同行评价、代表性论文的定性评价等等,国际可比较性越来越强。四是在评估过程中促进学科参与和对话,评估从过去的“背对背”转变为现在的“面对面”,改善了评估机构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模式。

    如何看待此次评估?如何打造一流学科?2月份,本报记者来到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与这些高校一级学科部分学科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3月19日,本报高教周刊推出《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相关报道见3月19日第5版

    6.试点学院

    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的标志性项目。2011年,教育部宣布开展试点学院项目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并将其列入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当时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55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26所高校。后经过科学论证和完善方案,确定在17所高校内部各选择一个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实验区”。本报独家推出“试点学院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仅仅推进单项改革,已不能解决好其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诸多问题,必须以“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推进方式,来破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2012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就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向各学院提出了改革要求,并给予24项支持性政策措施。

    各试点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施可并轨的“AB轨”制。“A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岗位的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A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B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B轨”待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学院秉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

    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学院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内的个性化协议。相关报道见5月6日、13日、20日第6版

    7.大学章程

    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日前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这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核准的第一批高校章程。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章程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后,教育部连续三年的工作要点均对高校章程制定工作进行部署,并于2011年11月28日以教育部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当前,大学章程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显学”——政府重视、学校重视、学者重视,进而成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突破口”。

    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最核心的问题?一个是共性,另一个是特色。高校章程的特色,主要不是把关于教师和学生的章节放置在什么位置,也不仅仅是写了多少有关条款,关键是要体现大师成长的规律,体现学生成才的规律。大学的特色实践是在一些共性中寻求提升或突破,从而形成特色。一是寻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的更好、更适合的方式。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高校实践及大学章程必须遵循的共性。二是探索解放院系生产力、释放师生创造性的更有效机制。

    从10月14日开始,伴随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一直到6校拿到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本报连续10期推出“聚焦大学章程”系列报道,这组讨论得到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参与,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热点、难点话题进行了有效引导。相关报道见10月14日至12月22日高教周刊第5版

    8.大学语文

    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温教授200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这两年很多时间住在济南,也为本科生上课。同时接受教育部委托,出任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邀集60多位专家做这项工作。

    温教授表示,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定位不能太高、太实,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把中学阶段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只要喜欢读书,逐步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就好办,语文素养就可以在今后长期的自学过程中得到提升。

    本报还约请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等撰写稿件。这组稿件围绕着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第一,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是否意味着大学语文,甚至是母语教育的边缘化?第二,大学语文的根本功能是提高汉语写作能力,还是增强思考、阅读等基本素养?第三,如何看待此前的大学语文改革?大学语文该怎样改才更有效果?对今后的大学语文改革有何期待?

    专家表示,大学语文成为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但目前这门课的确困难很大,状况堪忧。若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学校要重视。二是这门课不能讲成“高四语文”。三是鼓励大学中文系各个学科的教授带头教大学语文。四是鼓励大学语文教材的良性生产。

    《对话温儒敏教授:大学语文重在语文素养的培育》、《大学语文:怎样减负增效》等文章,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相关报道见11月25日至12月16日高教周刊第5版

    9.课堂革命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课堂教学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自今年2月25日起,本刊推出了“聚焦课堂革命”系列报道,介绍了9所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

    西南政法大学探索“多师同堂”协同教学,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三位以上教授同台授课,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间的“博弈”互补,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倡导开放教学,强化学生的过程参与。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经”,文献阅读为“纬”,融会讲评、论辩、讨论等多重环节,达成师生间交流互动,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至今为止,西南政法大学全校多门课程开始全面推广“多师同堂”协同教学。

    济南大学创建了全面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的多元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有机结合,多学科课程协同育人,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面协同教学是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以及学校与其周围社会组织之间利用各种合作、交流方式进行互动的教学形式的统称,具有系统性、接续性、涵容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这一模式并不限于某个局部的协同,而是在开放环境下的全面协同。

    谈到课堂革命,不能不提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已然成为2013高教一大热词。慕课于2012年由美国著名大学发起,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今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正式加盟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美国“在线教育平台”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加盟高校也借助加入edX在线教育平台的契机,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在大规模在线教育可能引发的全球高等教育深刻变革中,我国高校也以自己的方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6月26日,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陆续上网200余门课程之后,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免费开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共同构成了我国开放课程。“爱课程”网正在逐步成为集优质课程资源展示和学习的我国在线教育平台。相关报道见2月25日至4月22日高教周刊第6版,8月5日第5版

    10.新生教育

    在大学的日子里什么最重要?在每年的开学季,各大学的校长对新生们进行的演讲成为新生在大学里最重要的第一课。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责任感和爱心比什么都重要。大学生如果不勤奋,如果不自强,那就是对你们高智商的浪费,是对国家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日夜牵挂你们的父母的辜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说,为学三态:蚕、蛹、蛾。为学若蚕,摄取学术营养“贪得无厌”。但只若蚕,书虫也;需进而为蛹,裹丝静修,参道悟学。但只若蛹,书呆也;需再羽化为蛾,成学中之“我”,有独自学长。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从呵护同学情做起。同学情的精髓是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求真向善为核心的同学情,同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说,每人应扪心自问六个问题。年轻人要敢于担当、敢于奉献;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也敢于承担家庭责任;敢于走出教室了解社会,也敢于实现梦想报效祖国。

    同时,各高校也针对新生推出一些有创意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中国药科大学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海选新生代表上台发言,书记、校长和新生共话青春;北京工业大学设立了学习技巧工作坊,招募了由具备学生事务管理经验的青年教师、教学名师和退休教师群体组成的“学业咨询师”队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启用“虚拟校园漫游系统”,此程序利用三维立体场景真实地还原了校园整体面貌。开学前,这个程序被共享到各个新生的QQ群;暨南大学独具特色的新生训练营里的新生被称为“小蜜蜂”。他们在一周时间里一起参加中华武术、安全教育演练、岭南文化考察等多种体验教育培训;今年开学季恰逢中秋节,湖南工业大学为少数民族预科新生举行特殊的主题班会——我的民族我的中秋节。相关报道见9月16日6版、7版

    本版撰稿:唐景莉、于建坤、黄文、李薇薇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电话:0719-8512719 教务邮箱:qyjwc1@163.com 版权所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